“金价飞涨,黄金饰品扎堆涨价”,最近几天这个消息在朋友圈和社交平台上刷屏了,周大福的柜姐们一个个化身营销高手,朋友圈里挂出的文案催人心跳:“定价类黄金涨价在即,抢货模式开启”,这句话,买过黄金首饰的人一看就懂,黄金又要涨价了!
9月以来,黄金市场的波动让人瞠目结舌。数据显示,现货黄金已创新高,本月内上涨近5%,今年涨幅近40%。金价涨得像坐了火箭,直接把消费者推进了“抢金潮”。以杭州市场为例,不少黄金品牌的“一口价”黄金已经动作频频。某周大福门店工作人员坦言:“价格随时可能上调,具体调价时间未定,但幅度肯定不小,10%-15%都是保守估计。”
细心的消费者可能已经发现,“一口价”产品虽然工费高,投资价值有限,却是市场上买得最多的品类。这不,前脚听柜姐喊涨价,后脚就有人排队买转运珠了。一颗小小的“蝶舞转运珠”,已经从原价1580元涨到2080元,涨幅几乎接近30%,而这就是消费者们涌向柜台的真实写照。
但问题也随之而来——金价高企是不是炒作?“一口价”黄金到底值不得买?如果你抱着投资的目的,业内人士会直言:“别想了。”这种饰品价格贵主要是因为它的设计工艺,跟纯粹的黄金投资是两回事。举个例子,以一个金重1克左右的首饰为例,其售价经常比国际金价高出一大截,因为这中间包含了品牌溢价、加工费和工艺费。如果你指望未来金价涨了就能靠转卖发财,那可能最终连工费都收不回来。
不过,消费者也不全是“被割韭菜”的。那些真正热爱佩戴黄金首饰、对特定工艺和款式情有独钟的买家来说,“一口价”产品涨了点也不是不能接受。毕竟,与其买完首饰攻城略地发朋友圈,倒不如戴上喜欢的精品,提高自己的生活幸福感。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也是投资,只不过是投资审美和个人满足感罢了。
这场黄金热潮也让人看到一些集体性的消费心理。依托朋友圈、柜姐们刷屏的“涨价通知”,以及现场气氛的推波助澜,黄金市场的营销套路,大大利用了人们“买涨不买跌”的心态。涨价风声一出,顾客们前赴后继,讨论着“今晚过后贵几百”,简直就像在抢春运的车票。但冷静下来想一想,这样的消费真的有必要吗?那些冲着“抢便宜”来的消费者,是否真心喜欢手中的首饰?
黄金涨价频繁,其背后更多是由国际市场动荡、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压力推动的。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,与其被价格波动牵着走,不如做些有意义的规划。比如,确实对某件饰品心仪已久,趁手头宽裕买下它,这无可厚非;但如果纯粹抱着投机心态一掷千金,那建议您还是悠着点,毕竟黄金不是下饺子,买了也不会成倍往上蹿。
每到价格波动时,消费者的买账与疯狂,难免让人唏嘘。“涨价抢购”这个社会现象,究其本质,何尝不是商家利用情绪营销放大了我们的占便宜心理?当下一次再听到类似“价格随时上调”的信息时,我们是否该停下来问问自己:这到底是刚需,还是盲目从众?
美港通证券-股票十大配资平台-配资公司10大排名-网上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